2017年秋季学期“关爱智障儿童”课程学生分享节选
公益到底是什么?老师在第一次上理论课的时候就问了我们这个问题,现在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我还是没有关于公益的具体概念,但我很清楚很肯定的知道,我上的这门课所做的事情就叫公益,实实在在的公益。
第一次听说这门公益课是从已经上完这门公益课的同学口中得知的,得知他在这门课上所作的那些事我是真心的感受到认可,所以我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门公益课,但当我上完这门课之后,我又开始想让这门课从此消失,不,准确的说是让这类人群不再出现。就像之前有同学说的,他很喜欢里面的小朋友,每次开课都会问老师里面的小朋友过的好不好,但其实他心里更加希望的是这些小朋友能够变回正常人,不再待在康复中心里,所以每次得知里面的小朋友过的还好的时候,心里也不免有些伤心,因为他还留在康复中心里,他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虽然很不想这样说,但我希望每一年都会有像我们这群人、像我们之前的那群人,给他们带去关爱,这个火把能够永远的传递下去,直到这类人群彻底的消失,不再出现。关爱智障儿童,大学最有意义的一门课。
——2016工学院 廖辉坚
这次公益课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公益课,尽管时间不长,但此间经历的种种无不使我感触良深,也许,它会是我这一年来上的做有意义的一门课。
公益,以前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直到上完这门课我才有了新的体会,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这么多无助的个体,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公益有意义,其实我宁愿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公益,大家都好好的,无需别人的帮助,也不存什么弱势群体。如果今后有能力的话,我会尽可能地帮助这些无助的人们。也许力度不会很大,但至少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添砖加瓦。
——2016级 工学院 尹洪高
2017-2018秋季学期《关爱智障儿童》理论课和实践课都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几周里,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物,获益良多,除了对弱势群体中的智障儿童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外,还引起对 “公益”一词的一些思考。
和学校设置的其他公益课相比,《关爱智障儿童》这门课真的十分有意义。通过课程的渠道让学生有途径了解智障儿童这一群体,并给予自己可以尽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公益的过程机会给受助人带来温暖,也会给施助人带来满足和快乐。而那种为别人付出而得到的的快乐满足,是自己给予不了的,虽然说这次的受助客体是智障儿童,他们可能对我们说完哥哥姐姐再见之后下一秒就已经忘记我们是谁,这段时间的回忆和感慨更多留在了我们身上。公益的意义就像政治课上的讲那样既担当了社会责任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同时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可能我们去的这短短四次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四次公益课程的时间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境况,但是每次我过去我都可以感受到带的小朋友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进步。虽然他的进步并不是我们带来的,但是我非常开心就是他的进步有多一个人知道,看他离毕业又进了一步。
——2016级 文学院 李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