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享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分享

0

加入日期:2016-12-22 15:53:44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2016年秋季学期“关爱智障儿童”学生分享(一)


 《关爱智障儿童》课程总结

我带的小朋友名叫林奕纯,是个12岁的漂亮小女孩,她基本不和人沟通,有轻度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她喜欢涂鸦,吹气球,荡秋千,骑木马和转圈圈。她情绪很稳定,不会动手打人咬人,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玩耍。

在实践中,我注意到她喜欢吹气球和涂鸦,于是带了很多气球和涂鸦的纸过去,并借此吸引她,她也常常因此坐在我旁边。奕纯基本不和我说话,她偶尔会自言自语,但是她说的是潮汕话,所以我也不能明白她表达的意思,但我一直在她旁边试图和她沟通,然而成效不大,她不会理会我,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玩耍,这应该是我的不足之处。可能因为奕纯有轻度自闭症的关系,她不喜欢别人坐在她对面或者她旁边,林老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建议我坐在她侧后方,这样让奕纯感到更舒服。奕纯喜欢涂鸦,但是她涂鸦时偏爱颜色那些比较深的颜色比如黑色和灰色,为了鼓励她用其他的颜色,我把这两种颜色藏起来了,并且在她涂鸦时我会拿着一种颜色在手上借此来吸引她,偶尔她会拿走我手上的水彩笔去涂鸦。

公益,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受益,社会受益。公益,是指社会个体走出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通过参与、合作等途径在改善社区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个体力量,创造公共利益的过程,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在上这门公益课之前,我对公益的理解很狭隘,在我看来公益无非是去养老院关爱孤寡老人,去山区学校支教,清洁社会公共设施等,我完全没有想到公益包括了这么多方面的内容。参与公益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于学校这个象牙塔的另外一个环境。

服务学习,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教育手段与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服务场景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省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进而提供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动机,同时形成公民的责任意识。在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中,我们先学习了三周的理论课,大体了解了智障儿童的现状和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然后再进行社会实践,它与一般的公益活动例如社区服务有很大不同,它强调学习与服务这两种相同的重要性,对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大帮助。

在三周的理论课时间里,我们清楚地明白了何为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的成因,智力障碍的预防等知识。我国有许多智力障碍儿童,有些是先天性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后天造成的。可能父母大都不会注意到这些问题,一些父母在生育前不会去医院做详细的身体检查,这大大增加了生出来的孩子有智力障碍的风险。另外一部分孩子是后天才表现出智力障碍的症状,可是父母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能给与孩子及时的治疗。大学生几年之后也会成为父母这一角色,这门公益课对我们很大益处,能够大大地减小以后我们的孩子有智力障碍的几率。

在修读这门公益课之前,当我遇见智障儿童时,我会下意识地躲开,这可能是小时候就被父母灌输那些智障儿童会伤害你的思想。然而通过这门课,我才进一步认识了智障儿童,即使他们的眼神黯淡,行为笨拙,你听不懂他们咿呀的语调,看不懂他们比划的手势,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智力就存在缺陷,他们的父母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生命之重”。但是他们的笑仍然明净,他们的心依旧单纯,他们是折翼的天使。

不同于我们在学校里的那些专业课、选修课,公益课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会有许多突发事件,书本上不会教给你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社会实践时,我们对这些孩子有责任,最基本的是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以后我们步入社会,会肩负更多的责任,所以公益课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的融入社会。如果没有参加这门公益课,也许我现在和大多数人一样,几乎忽略了周围的智障儿童。当遇到这一特别的群体时,我们通常都会避开他们,忽视他们的所言所做。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采取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甚至有人会嫌弃他们,所以智障儿童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有些孩子甚至被父母所遗弃或者视而不见。其实在我看来,每个智障儿童都是一个残缺的苹果,都说上帝会在每个苹果上咬一口,那么他在咬这些苹果时一定因为贪吃而多咬了一口,所以他们失去了得到一个正常大脑的机会。他们或是先天性,或是后天形成的,思维能力有限,无法与正常人交流,显得那么地格格不入,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上天的不公已经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与误解,更让人寒心的是其他人对智障的偏见,从而导致了歧视、攻击甚至是伤害的行为。只有社会对智障儿童的看法改变了,他们的现状才能得以改善,所以向社会大众宣传智障的相关知识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智障儿童的产生率,更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或者培训,让他们也获得一定的生存技能。

做公益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多大贡献,而在于你传播了什么理念,构建了什么样的价值平台。所以,做我们想做的,不是所有你看不到的都不存在,不是所有你不理解的都没道理。我们可以发动周边的人,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人一起参与这个公益活动。

                                                     童宇.jpg

——2015级工学院 童宇 

上一篇:专访‖游煜根:汕大精神与公益教育
下一篇:2016年秋季学期“关爱智障儿童”学生分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