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活动的简介
调查目的:了解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分析影响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因素,从而引导当地学校和政府更好地解决在教育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当地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同时,通过这个调研结果,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山区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注,让更多人投身于山区的教育事业。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单人访谈、多人访谈以及电话访谈)
调查时间:2010年7月8日-——2010年7月11日
调查地点: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东官村
调查对象: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东官村的村民(家长)、学生,以及东官小学的校长,第五中学的校长
调查人员:陈伟森、陈霞、黄欢容、张壁钿
二、 调查活动的成果
(一)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程度的现状
通过当面采访东官小学的王校长和电话采访第五中学的曾校长了解到:由于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学生都能完成小学教育,即小学毕业率为100%;而这100%的小学生在就读初中后,却只有70%的学生完成学业。完成学业的初中生中只有50%的人能够考上高中及中专,并最终毕业;而毕业的高中生中只有30%的人能够就读大学。如果以100%的小学生类推可知东官村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100%,初中70%,高中及中专35%,大学10.5%。(请参考图表“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程度”)由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初中三年也是义务教育的范畴,为何会有30%的学生辍学?通过王校长和曾校长以及当地一些初中生多向印证:当地辍学学生主要集中在初二、初三。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的辍学率?
(二)影响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因素
通过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可得出影响东官村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因素如下:
(1)学生因素:
A、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B、人际交往
学生因素 |
C、抗压能力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 |
东官村学生 受教育程度 |
家庭 因素 |
A、师资力量
B、管理体制
C、教学模式
(3)家庭因素
A、经济水平
B、家长的教育观念
C、家长的教育方式
D、留守儿童的弊端
(1)学生因素:
A、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由学生问卷第一题选择“有趣”的学生中有88%的学生是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第二题78%的学生表示自己“想读书”可知:大部分学生还是渴望学习,他们都有一种学习的自主愿望。而由学生问卷第3题可知:15%的学生希望能就读完初中,35%希望能上完高中,50%希望能上大学。但是,希望就读完初中的学生在填写原因时,几乎是所有都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而希望能就读完高中的学生却大部分认为自己考不上大学。由学生填写的原因可知:此年龄阶段的学生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估,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并容易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请参考研究学生心理的著作),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程度。此外,家长和校方都反映,学生由于贪玩、叛逆,容易受外界诱惑的影响等,导致学习成绩差,进而对学习丧失兴趣,最后选择不接受高等教育或辍学,尤其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
B、人际交往
多数家长反映,学生容易受到同伴的同化,同伴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些家长认为,学生由于不慎结交到一些贪玩的同学,便成群结队去玩闹,最终荒废了学业,导致无法考上高中,接受高等教育。此外,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由于学生性格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从而孤立了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C、抗压能力
在访问初中生时,有部分学生反映,他们的学习压力其实很大,有些同学因为无法承受学习压力,逐渐形成一种厌学的情绪,最后才选择辍学的。
小结:学生个人的因素对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如果学生错误地评估自己,尤其是贬低自己的能力,将大大降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
(2)学校因素
A、师资力量
从学校的现状以及校长、家长的反映可知,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很薄弱的。在硬件方面,学校除了残旧的桌椅和简单的体育设施外,几乎没有其它教学设施。而软件方面,校长和家长都反映,学校里优秀的教师太少了,尤其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东官小学的王校长表示:学校的老师都为老教师,而在这些老教师当中绝大部分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没有全日制大学毕业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教学与先进地区的接轨。此外,一部分家长反映,学校的副科(美术、音乐、体育、自然科学等)形同虚设,并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然,这也是由于学校缺少具有这些方面专业素质的优秀教师所致。而优秀教师的缺乏是由于学校教学经费的不足,以及没有一套很好的激励体制,用以吸引优秀教师到当地任教。师资的匮乏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B、管理体制
部分家长反映,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对学生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对想退学的学生没有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而是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山区学校的重要标准。因此,老师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于培养优秀生,而缺少了对差生或有辍学意向学生应有的关注。而校方也表示,对于想退学的学生,他们进行了引导(如访谈规劝等),但效果并不明显。
C、教学模式
由于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都是由资深老教师担任,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的趋势。校长及家长反映,老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从学生问卷的第一题可知:认为现在学习“一般”和“没趣”的共占31%,而认为学习“有趣”的69%的学生中只有6%认为“课堂有趣”。
小结:学校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也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中也可得知,教学模式并更不是决定性因素。愿不愿意学习,要就读到何种学历,关键还是学生自己的意愿, 这是由“虽然有9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很无趣,但是却有88%的学生依然希望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看出来的。
(3)家庭因素
A、经济水平
东官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和手工,收入普遍偏低。但由于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89%家长(家长问卷第六题)普遍认为还有一定能力提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而且,54%的家长认为“家庭收入对孩子受教育程度”这个双引号去掉“影响不大”和“基本没有影响”(家长问卷第七题)。可见,经济水平对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是一个很明显的因素。
B、家长的教育观念
由家长问卷第五题可知:92%的家长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学历越高越好。因为他们大部分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很重要”(由家长问卷第八题可知,60%的家长持此观点)。他们表示:只要孩子自己愿意学习,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们都将全力支持孩子。家长积极的教育观念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引。
C、家长的教育方式
由家长问卷第二题可知:绝大多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能正确、有效地监督或引导孩子的功课等学习情况。而家长自身也反映,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工作比较忙,就更少询问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但大部分家长是会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由学生问卷第六题可知,77%的孩子表示家长会经常询问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所在学校以及所接受的教育情况完全“不清楚”(家长问卷第十题14%,十一题26%)。可见,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有失偏颇。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及孩子接受的教育的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家长则严重忽略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69%的家长表示:如果孩子在就读初中时自己想退学,他们坚决不同意。(家长问卷第十题)但在访谈中,绝大部分家长也表示:面对孩子退学的举动,他们很无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规劝孩子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也只能任由孩子退学了。
D、留守儿童的弊端
校方和部分家长反映,由于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而祖父母年迈,更没有过多的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孩子一直处于自由放任,被纵容的状态,缺乏正确的引导。这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外出打工的家长越多,无形间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只要年龄适合,机会得当,孩子便无心向学,毅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当然,也有极少数祖父母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主要是看怎样管教以及管教的力度,而且有些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比父母做得更好,因为有些双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归的孩子在祖父母的教导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结:家庭因素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将对孩子起到正面的影响,而错误的无疑会误导孩子。至于留守儿童,也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一个很普遍也很严重的现象,其带来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三)由受教育程度和影响因素发现的主要问题
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而且这多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很难理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由这些因素以及问卷和访谈分析却可以得出一些主要的问题:
1、学校、家长不但没有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还互相推诿。学校认为家长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而家长则认为学校管理不到位。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承担较之自己更主要的责任。
2、学校和家长都把主要责任推在学生(孩子)身上,认为学生(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主要是由学生(孩子)自己的意愿决定的。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期间辍学的学生(孩子),更是由于他们自身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因为对于放弃接受高等教育,要求外出打工的孩子,他们都规劝和引导过,但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初中辍学的学生(孩子),他们更是爱莫能助,只能听之任之。
3、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存在严重断层。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很重要,在观念意识上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尤其鼓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但在实际行动上,除了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对孩子的其他表现以及学校的教学情况了解得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他们都以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为由。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与期望更多只是空想,而缺乏实际行动。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家长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他们以为对孩子规劝就是尽了责任。再次,家长缺乏有关孩子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知识。面对孩子的行为,他们往往不理解,所以很难做出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最后,家长缺乏处理孩子辍学的经验。一旦问题出现,家长往往表现得措手不及甚至茫然无措,最后只能对孩子的辍学听之任之。。
4、家长的教育观念在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家长既表示要求孩子接受基础教育,并鼓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又表示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一旦孩子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表示要退学时,家长该怎么办?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听之任之,还是强制孩子继续学习?家长以为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对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是在放纵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对是非利害的全面判断,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家长更好地引导他们,家长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大的。
5、家长和校方都反映,彼此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师很少家访或是根本没有家访,而家长也不会主动找教师了解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在教育学生(孩子)方面,双方缺少必要的配合,导致管理上出现盲点,导致了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而学校又把责任推给家长,双方都忽视了对学生(孩子)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6、山区孩子缺乏心理方面的正确指引与辅导。大多数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学生集中在初二、初三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正属于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抵挡诱惑的能力低,对学习和农村生活的厌倦更加强了他们心中辍学务工的渴望。而在农村地区,老师、家长往往没有给予他们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老师只关注成绩,而家长则只单方面地满足他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一旦出现矛盾,只会用传统的打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尝试性建议
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在分析因素中提到的许多现象,我们提出一些尝试性的解决办法。
1、针对家长对孩子教育方面相关知识的匮乏,希望有研究孩子心理行为的专家下乡,教授家长一定的知识,使家长更好地处理关于孩子的各种问题,进而更好地承担应有的责任。学校方面也可根据现实情况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给予正确的学生心理辅导。
2、针对学生贬低自己能力的心理状况,希望有研究特定时间段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专家下乡,指引学生应该如何正视自己、评估自己,教会这些学生如何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这将有利于农村学生获得更高的教育程度和更好的未来。
3、学生自身要增强自身抵抗压力的能力。在压力无法排解的时候要适当地跟家长、老师谈谈或是找自己最好的朋友谈谈,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应该选择放弃自己的学业。
4、将重视教育,发展教育落实到实处,尽快将学校的师资设备提高,采取一些特殊或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年轻教师。村民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捐资助学。帮助每一个孩子是所有人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想办法向社会筹集资款,让更多的人关心山区孩子的受教育情况。
5、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同时吸引优秀的教师,改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为提高学习气氛,学校可定时举办一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另外,学校应该公平地对待差生和尽力挽留有辍学意向的学生,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与学习上的帮助,
6、强家长、学校以及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校方要尽可能开设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开家长会,教师家访,或者选取时间段让家长到学校直接观察孩子上课、娱乐各方面的活动,甚至可以举办活动让家长、教师、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而家长也要主动联系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过问孩子的成绩。
7、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希望没有外出打工的家长在关心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可以实行分工轮值责任制,让没有外出打工的家长轮流负责一两个留守儿童。毕竟是同一个村的,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关心一下他人,因为关心孩子是每一个社会人士的责任,而不单单是家长的责任。
8、学生之间实行互助制。大部分农村学生都来自同一个村,而且很多都是邻居,关系较好,相处时间较长,联系较方便。他们不应只是玩伴,也可以是学习的相互监督者。老师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就可大大减少学生因为成绩差厌学而辍学的机率。
三、 附件:
(1) 家长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2) 学生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家长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我们是汕头大学教育服务与研究调查小组成员,需要调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一些基本看法,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希望您能在百忙当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非常感谢!
汕头大学潮州山区基础小学教育服务与研究小组2010年7月
1. 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本地属于
A、一般偏下(56%) B、一般偏上(44%)
2.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1) 父亲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专或本科以上
(2) 母亲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专或本科以上
3、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水平(现状)?(有多少个孩子打多少个“√”)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专或本科以上
4、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满意吗?
A、很满意,孩子成绩优异 (18%) B、基本满意,孩子学习认真(41%)
C、不满意,孩子成绩较差 (41%)
5、希望孩子上到哪种学历?
A、 基础教育(8%) B、高等教育(92%)
6、家庭能力可以供家里孩子到何种程度?
A、基础教育(11%) B、高等教育(89%)
7、您认为家庭收入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是
A、决定因素(6%) B、相当重要,影响很大(40%)
C、影响不大(34%) C、基本没有影响(20%)
8、您认同下面哪种观点:
A、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很重要(61%)
B、读书虽然重要,但还是由家庭情况决定(11%)
C、孩子想读就让他(她)读(28%)
D、读不读书不重要,能赚钱就行(0)
9、假如你孩子在就读初中时自己想退学,您会采取何种态度?
A.如果是男孩,坚决要求他读到初中毕业,女孩则可考虑让其辍学。(4%)
B.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再读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处,不管男孩女孩都同意让其辍学。(27%)
C.不管男孩女孩都必须读到初中毕业,坚决不同意其辍学。(69%)
10、您对当地学校教师的印象是
A、总体不错,教师素质较高(39%)
B、大部分教师都相当不错,但个别教师素质不高(37%)
C、整体素质不高,不太满意(10%)
D、不太清楚(14%)
11、您对当地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的看法
A、很满意,学校各方面的设施比较完善(14%)
B、一般,学校基本能提供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师资基本充足(42%)
C、不满意,学校的基本教学设施和资源严重缺乏(18%)
D、不清楚(26%)
学生调查问卷
1.你认为现在学习有趣吗?
A、有趣(69%)
原因:a、课堂有趣(6%) b、老师人很好(6%) c、我想获取更多知识(88%)
B、一般(22%)
C、没趣(9%)
原因: a、课堂太无趣 b、老师很凶,不喜欢 c、学到的东西没用
2、你为什么要上学
A、我想读书(78%) B、大家都上学,所以我跟着上学(9%)
C、父母强迫我上学(9%) D、其它(4%)
3、你想上到何种程度?
A、小学(0) B、初中(15%) C、高中(35%) D、高中以上(50%)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你自己现在的成绩满意吗?
A、满意 B、基本满意 C、马马虎虎,过得去 D、不满意
5、成绩对于你来说是:
A、好好学习,尽量名列前茅 B、不要太差就行
C、无所谓,成绩好坏不重要
6、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
A、很关注,经常询问学习成绩(77%)
B、偶尔询问一下成绩(23%)
C、基本上不管,只要不违反纪律(0)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