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营销》课程感想
罗列
本学期《公益营销》第一次开课。本课程将指导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蜂蜜进行市场推广,帮助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蜂农解决蜂蜜的营销问题,并将市场营销所得全数捐赠给汕头市存心善堂。本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同时,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公益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经过本学期课程活动,本人具有几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课程关注理论课程讲授。课程理论主要包括“服务—学习”模式与课程简介、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介绍以及蜂蜜营养和生产介绍。这三个内容分别从公益理念、市场营销技巧和蜂蜜产品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重视课程教授,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展公益实践提供知识与技能基础。为此,今后要重视课程教学,通过让熟悉相关领域的教师为学生开展教育,为学生开展服务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课程需要遵循“二次公益”理念。本次公益遵循“二次公益”理念,在服务蜂农的同时,并将营销利润所得捐赠给汕头存心善堂。通过“二次公益”,扩大公益服务的范围。本课程在今后除了要重视对蜂农服务外,还需要加强与存心善堂合作,更好落实“二次公益”理念。
第三,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课程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的技巧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市场营销方案与市场调查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第四,课程要重视蜂农服务成效。蜂农是本次课程的服务对象。公益课程不仅需要重视教育成效,而且也注重服务成效。蜂农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应该关注其服务成效。为此,课程今后除了通过蜂蜜营销、反馈市场调查结果外,还可以尝试通过为蜂农派出专家,为蜂农进行指导,提高公益服务成效。
第五,课程要加强服务实践基地建建设。服务基地建设是开展公益课程的基础。为此,课程需要加强与服务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建设的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公益课程服务基地”,强化与服务基地单位合作,为学生服务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公益课程总结
-----学生处 刘佳
作为一个新入职的老师,这门公益课程也算是我全程参与的第一门公益课。之前对于汕大开设公益课程不是很理解,不太能明白汕大为何一直强调公益课程的重要性。直到自己真正的参与进来,才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的专业既不是市场营销,也不是食品健康。而我们的课程是要去对蜂蜜产品做一个公益的营销。所以,当我接到的任务是要给学生们讲授一堂关于蜂蜜产品介绍的课程时,一时还真不知从何下手。怎么能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做服务,怎么把蜂蜜产品的介绍与我们的公益营销结合起来呢?我首先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来慢慢接触这些知识。我发现,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查看文献资料,我自己对蜂蜜产品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仅仅是一个了解而已,离具备现场售卖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我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在上完我的课以后就能够对蜂蜜产品的功效和作用脱口而出呢。于是,我想到了玩游戏的方式。
首先把每组成员分成买家和卖家两个部分,然后让作为卖家的同学在对蜂蜜产品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售卖,同时作为买家的同学可以向卖家提出各种问题让其解答。买家提出了大量的问题,而卖家也在绞尽脑汁的尝试给出相应的回答。卖家被问得一头雾水,正满脑子疑问时,我开始对每一种蜂蜜产品的功效和作用做一个详尽的讲解。买家和卖家脑中的疑问一个个解除。在同学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给同学们发一个关于产品介绍的文件让其迅速记住每种蜂蜜产品的功效及作用。十分钟后,作为买家的同学与作为卖家的同学互换身份再进行一次售卖。通过这种方式,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已经能对蜂蜜产品做一个基本的讲解,而且两次练习也让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学会了开口与人沟通。在接下来的几次实践课程中,同学们来到了民风淳朴的雷岭镇。蜂农耐心的讲解以及现场的观察,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蜂蜜产品的相关知识。
我想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应该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学习的过程转化成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跟学生一起来学习这门新知识。受益颇多!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