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风采

0

加入日期:2015-06-03 13:30:01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公益类课程大纲(萤火虫爱心行动社区服务)2010705


公益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公益类课程—萤火虫爱心行动社区服务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

【课 时】48

【学 分】1

【课程实施时间】2010年7月

【课程实践项目地点】汕头、潮州、揭阳

【课程需要的学生数量及类型】115人

【课程需要的任课教师数量和类型】任课教师和助课教师各五名,共十名

【课程性质】

公益类课程是旨在通过学生参与公益事业,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性质的课程。该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怀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学生通过公益类实践活动实现与学术课程相结合,最终达到实现汕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汕头大学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之一。

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理论知识讲授和素质拓展训练、公益实践、反思评价和分享三个阶段实施,公益实践环节通过工作营和探访等形式,在粤东地区的麻风病康复村以及汕头市福利院、贫困街区和乡村教育机构,向有需要的民众开展各种无偿帮扶活动。本课程运用“服务学习”模式,透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同时,深化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运用。

【教学目标】

本课程将重点完成以下的培养目标:

1. 通过无偿的帮扶活动以及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现总培养目标中的第1条)

2. 通过探访和帮助被服务者以及与他们的沟通过程培养学生包容、负责、关爱的价值观;(实现总培养目标中的第3、6条)

3. 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获得基本的公益项目策划和执行的知识和能力;(实现总培养目标中的第8条)

4. 通过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服务方案以及与团队内外的人进行的沟通合作,提升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总培养目标中的第8条)

5. 通过引导学生在设计服务方案及在实践服务方案过程中进行的结构化反思,培养开放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总培养目标中的第9条)

【教学要求】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备注(教学形式)
1“服务-学习”模式与“萤火虫”爱心行动社区服务活动简介2课堂讲授
2项目策划与报告撰写2课堂讲授
3服务及访谈技巧2课堂讲授
4项目策划、汇报及点评4互动交流、小组讨论
5团队素质拓展训练2互动交流
6公益实践32社区实践
7总结分享与课程评估4互动交流、展示
合 计48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服务-学习”模式与“萤火虫”爱心行动社区服务活动简介

①介绍“服务-学习”模式及案例

②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③“萤火虫”爱心行动社区服务活动的背景、目标、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 项目策划与报告撰写

①项目策划与公益项目设计

②公益项目策划书的撰写要求、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服务及访谈技巧

①服务社区及服务对象的介绍和分析

②访谈技巧

第四章 项目策划、汇报及点评

①团队活动策划

②汇报各项目

③教师点评,改进项目策划

第五章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

①“萤火虫”优秀义工分享体验

②素质拓展训练

③分组讨论

第六章 公益实践

①活动纪律及要求

②根据方案开展服务活动

第七章 总结分享与课程评估

①撰写项目报告,进行项目汇报

②团队及个人经验分享

③多方进行课程评估

【课程执行】

1、2010年5月:向服务地发合作信函,确定服务合作地并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

2、2010年6月:全校宣传,报名;

3、2010年7月:

①培训(12学时)

②实地服务(32学时,共四天):

组成5个学生服务团队,每组10——30人,到汕头、潮州、揭阳的5个基地基地开展公益服务。

③总结评估(4学时)

【评估方法】

1、成绩评定总则:任课老师的评分占50%,合作服务单位的评分占30%,学生自评占20%。

其中:任课教师的成绩评定包含:课程研习20% + 实践过程50% + 课程总结30%;

合作服务单位对学生的评估包含:服务态度与意识40% + 实践过程的表现60%。

2、各阶段成绩评定内容

课堂表现 = 考勤 + 学习态度 + 方案设计

服务实践 = 方案执行情况 + 积极性 + 协作精神、领导才能、沟通能力 + 服务效果

总结 = 实践调研报告 + 反思报告

【参考书目】

【具体服务合作单位】

社区服务学习基地一潮南区红场镇老村小学“薪火乡传”帮扶营(30人)

社区服务学习基地二揭东县玉窖镇尖山小学“薪火乡传”帮扶营(30人)

社区服务学习基地三潮阳区西胪镇龙溪小学“薪火乡传”帮扶营(30人)

社区服务学习基地四潮州岭后麻风康复村工作营(10人)

社区服务学习基地五揭阳普宁麻风康复村工作营(15人)

【课程实践中师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1.行动中,所有师生应保持良好队风、个人作风及形象。

2.安全第一,应集体行动,避免独自外出,如有紧急事项独自外出应向该事项的负责人报告。

3.如果发生任何意外,如交通问题,请保持镇静,听从有关人员及部门处理。

4.在开展活动(考察阶段)前须与服务基地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并得到许可进驻。

5.队员在基层或病人家中进行访问、服务时,应尊重当地民间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注意要避免提出会令对方尴尬或者不愉快的敏感问题。

6.主办单位不反对参加者向被服务者给予帮助,但注意对方是否愿意接收。

7.本活动为公益服务性质,因此任何队员不得接受被服务者或者家属的任何赠与。

8.如在下乡途中出现感冒、发烧、上吐下泻、烫伤、割伤、中暑、抽筋等症状或情况时,使用备用药品解决。如果上述情况严重或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如骨折),马上向带队老师寻求帮助。

上一篇:公益类课程大纲——潮汕“妇女与社会”创意研习服务
下一篇:公益类课程大纲(曙光助学服务)20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