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课程组师生赴牛田洋红树林生长区进行考察与现场教学
10月21日,汕头大学《走向海洋》课程组的师生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骑行,来到了位于汕头市西郊的牛田洋红树林生长区进行考察与现场教学。此次考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同学们切实了解到汕头地区红树林的生存现状,以增强同学们保护红树林、爱护海洋的意识。
早上7时50分,课程组的师生们于校训碑集合完毕,备好饮用水、外套、口罩等物品,开启了驶向牛田洋红树林生长区的行程。但路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单车途经沙路、土路等路段,甚至发生了意外爆胎的事件,所幸未造成太大的阻碍。同学们依旧士气高涨,于9时30分左右,陆续抵达牛田洋大堤。
牛田洋位于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湿地,这里生长着多个种类红树林苗木,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近期汕头市牛田洋大堤外围滩涂种植红树林项目对红树林实施复种工程,课程组的师生们只能从远处观察红树林的生长情况。
“还是挺遗憾的吧,没法去近距离观察。不过今年复种的话,也是让我觉得挺开心的。”来自16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卢永威同学说。同学们只好留在大堤处,听孙泽伟老师讲述牛田洋红树林的历史:以前,牛田洋的红树林数量并不少,但由于填海等原因,红树林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数量锐减,从八千多亩减少至现在的十几亩。近年来,随着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汕头市政府与公益组织也加强了对红树林的重视,红树林的复种便是其中一项工作。
据悉,今年10月份,汕头市牛田洋大堤外围滩涂种植红树林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标志着这条跨越11公里海滩涂、全省最长的红树林景观带的种植建设工作圆满收官,接下来牛田洋滩涂红树林将进入两年的生长管护期,以保证红树林能够及时成活成长,汕头红树林恢复前景十分值得期待,希望未来的“海上森林公园”尽快呈现在我们面前。
18级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的黄悦滢同学表示:“我觉得这次骑行很有意义,虽然路途艰辛,但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骑行,见到了生活在湿地上的鸟儿和美丽的红树林,这是一件很让人愉快的事情。复种的红树林生在起来了,生态越来越好了,也希望保护红树林的行动能一直进行下去!”
文 17新闻 李强 图 走向海洋课程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