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汇】头大蓝精灵:“走向海洋”,不只是看海。
这群蓝精灵抱着看海的心去“走向海洋”,结束后,才发现不止是看到了海,还收获了友谊,团队,知识.....
有这么一群人,因为一门课,一起走过红树林,一起宣教露营,一起翻山越岭,一起“走向海洋”
我对“走向海洋”有话说
卓燕淳老师:从事公益课程教学这几年,我看到奉献文化已逐步在汕大人心中扎根。感谢每位参与的同学,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因你而特别”、“因你而温暖”。
王茂林: "走向海洋"公益课给了我一个亲近海洋的机会,一份保护海洋的使命感。当然,同样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结识了一群可爱"头大蓝精灵"。
潘灿辉:蓝天下,海岸边,听风诉说美好时光。谢谢“走向海洋”,让我收获了很多。
杨灿伟:对课程的话:对海洋的好奇让我选择了这门公益课,而这门课也让了解到更多有关于海洋的知识。
曾悦珊:课程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收获,“走向海洋”的美好,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汪怡:从每一次的活动中了解到责任二字,最幸运的是身边还有一群闹腾的小伙伴,让我不害怕去担当。
邓景文:“走向海洋”很累,但很舒心。
胡俊杰:在上完这门课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次实践课。第一次见到书本上的红树林后的惊喜;第一次去中学生宣教的兴奋;第一次徒步30公里的艰难与坚持,都让我受益良多。江海宁:课程让我结识了小组众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同学都是热爱海洋的年轻人,发挥不同专业的知识技能去做有益宣教环保的事,感觉很有趣有意义。
陈子峰:以前一直以为公益只是做一下好事,捡一捡垃圾,让一下座位,上了“走向海洋”公益课,才懂得公益更多是服务于社会,关怀社会,感化周围的人。感谢走向海洋,感谢第一组!
我们蓝精灵归来
这个萌萌哒队名是汪怡汪汪小队长起的,我们是一群来自汕头大学的蓝精灵,向往着与肤色一样蓝的海洋。
诶?你问蓝精灵们在这个秋季都去了哪里?
跟我来
第一站苏埃湾红树林
头大蓝精灵的第一次集结,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大辉的少女心:哟,这就是红树林,树怎么不是红色的?
见多识广的灿伟师兄:你484洒,红树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所以称“红树”。
我们
边考察边拍照的一群人
这样走路要慢一点
拓展游戏真烧脑,怎么办呢?还是让卓老师指点一下吧
第二站饶平鸿程中学
考察红树林后,这次他们背上帐篷,走向饶平鸿程中学。
出发之前先让我静静。
这就是露营的装备?酷哦
面对姐姐的面对面访谈, 孩纸们听得好认真。
同学有点紧张呢。
第三站南澳徒步 经过两次外出的团队磨(si)合(hun)后,南澳徒步这个大boss 来了。
过了20公里....
感觉身子被凳子黏住了呢 (即使累趴也要拍拍拍)
高能警示!徒步心得
杨灿炜:团队徒步,一个都不能少
邓景文:大学的学习和事务特别繁杂,试着用一天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走路。才知道自己可以心无旁骛的去感知青春。
汪怡: 连逛街都没有这么酸爽过,从早上五点开始,和同伴一起聊天,走了十几公里,腿就开始酸软,嗓子也快沙哑了,但还是一路大马金刀,大声唱歌大步走路。所有的活动,都是因为团结合作才变得有意义起来,谢这次徒步,让我们能够一起撒欢儿,一起咬牙坚持走到最后!
胡俊杰:这次徒步,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大海。之前一直在课堂学习了关于海洋的知识,但是只有亲眼见到了大海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壮阔与气势。在徒步过程中,我曾经几次都觉得自己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组员们帮我分担行李,鼓励我,让我坚持了下来。头大蓝精灵,我们是最棒的!
江海宁:一路徒步,一路收获。喜欢和小伙伴一起行进的感觉
子峰:有同伴相随的徒步,30公里不再是难事,更多的是一次谈心,鼓励和认知的过程。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