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报告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和成员……………………………………………2
二、前言 ……………………………………………………………………………………………2
三、中心小学小学生兴趣培养现状…………………………………………………………3
(一) 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概况
(二) 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
四、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成因分析………………………………………….4
(一) 应试教育因素
(二) 学校师资、设施设备因素
(三) 经济因素
(四) 社会因素
五、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问题解决的建议………………………………….5
(一) 政府方面
1、 贯彻党中央的先进性的教育理念
2、 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 改善新丰镇文化风貌
(二) 学校方面
1、 设立基金会,筹集资金
2、 开办兴趣班
3、 创造机会,激励学生
4、 与周边高校建立联系
(三) 家长方面
1、 加强联系沟通
2、 营造开明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 学生方面
1、 多阅读,丰富知识面
2、 与同学交流
3、 明确方向,持之以恒
一、调研报告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和成员
1、 调研时间:2010年7月8日至2010年7月11日
2、调研地点:饶平县新丰镇
3、调研对象:小学生、小学生家长、校方人员、当地政府相关人员
4、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5、调研人员:陆雪莹、陈盈壁、卢盈盈、梁静琪、
彭志伟、肖尧、 谢清泉、林春山
二、前言
综观我国21世纪的对于课外兴趣培养领域的教育理念,总的来说也就是要全面提高国内的素质教育,增强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各个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这就要求了各个阶段的教育机构必须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客观需求和人一辈子幸福与成功出发来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活动。教育本身的意义就是素质教育,这是中国经过多年的摸索得出适合国内需要的“兴国教育”之道①。课外兴趣培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小学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山区地区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在教育领域仍处于较为薄弱的层面;并且,山区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状况也因地区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教育状况。为了了解潮州市饶平县山区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的基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7月8日至2010年7月11日,潮州基础小学教育服务与研究第三小组以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为个案进行调研。在此次调研中,本调研小组通过调查问卷、重点访谈的方式对相关人员展开调查,以此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对得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本调研小组了解到新丰镇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的基本状况,发现当中的一些问题并探析其成因,最后撰写成该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着重对新丰镇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进行介绍以及对当中问题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三、中心小学小学生兴趣培养状况
(一) 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概况
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位于省道S334饶平县新丰镇丰联路段的东侧,地处饶平县经济强镇新丰镇的中心地带,是当地最好的小学。中心小学校园总面积为16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669平方米;配有钢琴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设备虽较为完善,但因配备时间过长而显得陈旧。学校目前拥有二十多个教学班,学生数量为一千多人;在师资方面,学校的教师数量为55人,教师学历多为大专师范类学历,师资力量在县里小学中处于较强的层次。在课程开设方面,学校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程外,还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专职教师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则由三门主课程的教师兼任。
(二) 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
通过随机调查发现,中心小学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广泛。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不仅各人有各人的课外兴趣,而且他们的课外兴趣种类多种多样。这些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包括了绘画、唱歌、听音乐、手工、看书、游泳、打羽毛球等种类,其中课外兴趣属于音乐方面的人数最多。对于这些课外兴趣,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大多希望它们能够作为课堂学习的内容。然而,对于学校课堂已开设的音乐、美术、体育这些与课外兴趣有一定联系的课程,只有32%的小学生表示喜欢,而68%的小学生表示喜欢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程。通过家访发现,这些小学生虽拥有自己的课外兴趣,但是他们却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上而非花在课外兴趣上。对于小学生的课外兴趣,接受调查的家长中83%的家长表示知道自己孩子的课外兴趣是什么。至于对小学生课外兴趣的态度,90%的家长表示支持,4%的家长表示反对,剩下6%的家长则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虽然绝大多数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课外兴趣表示支持,但只有少数的家长会采取具体措施使其孩子的课外兴趣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处于小学阶段,现在培养他们的课外兴趣为时尚早。在家长们看来,孩子在学校里三门主课程的学习成绩才是值得注重的。在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上,校方表示当发现学生的课外兴趣的确较为突出时,如觉得有必要进行培养,则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给予一定的意见。但是,学校不会在校内对学生特别培养;不过如有机会学校会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镇、县、市举办的书法、舞蹈、绘画等比赛。此外,校方也表示学校在音乐、美术、体育这些与学生课外兴趣有一定联系的课程上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另外,根据学生的反映,教师有时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程。由此可见,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处于较为薄弱的状况。
四、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成因探析
(一) 应试教育因素
相比起小学生的课外兴趣,学生在学校里三门主课程的学习成绩更受学校和家长的注重。由于学校同其他学校的竞争主要是看学生课程考试成绩,所以学校更注重抓学生三门主课程的学习成绩,以期达到高升学率的目的。为此,也就容易出现教师占用非主要课程课时(音乐、美术、体育等)的现象。家长方面,家长们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小学阶段打好三门主课程的基础,为以后考取重点学校做准备。这些学生的家长中77%是中学学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高的学历,这使到家长们加大对孩子主要课程学习成绩的注重程度。学生的家长普遍觉得自己的孩子在三门主课程上获奖胜过在课外兴趣上获奖。因而,家长们也更为注重孩子主要课程的学习成绩。家长对主课程的过分注重导致他们未能对孩子的课外兴趣进行引导,学生因而也就普遍没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发展自身的课外兴趣。
(二) 学校师资、设施设备因素
中心小学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要课程有专业教师外,其他课程都
缺乏专业教师。像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是由三门主课程的教师兼任。在实施设备方面,学校目前也缺乏培养学生课外兴趣的硬件资源,未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条件。通过调查发现,尽管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室,但是每个班级使用这个多媒体教室的频率是为每年1~2次;并且,这个多媒体教室里面的器材没有定期维修,许多器材处于损坏状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校能开设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就难以达到丰富多姿。学生也就容易因为这些课程内容的单调性、空洞性而对学校这些课程不感兴趣。而专业知识和设施设备的缺乏也是容易出现教师占用非主要课程课时的另一因素。
(三) 经济因素
根据中心小学所在地居委会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大约为4000元,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在这种经济水平下,93%的家长们普遍将更多心思放在工作以及增加家庭收入上。对于孩子的课外兴趣,家长大多采取一种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而没能对孩子的课外兴趣加以引导,从而采取一些措施促使孩子的课外兴趣朝某一方向发展。在学生课外兴趣培养上,学校也是存在经费欠缺的问题。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按照学校规模以及学生人头数,每位学生每年拨给170元左右的经费。每年每位学生拨给170元的补助虽然相对于2006年每年的140元增加了30元,可是按照目前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的趋势,这部分的费用属于杯水车薪。因此,学校难以有足够的经费聘请专业性老师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以及添置相关的设施设备。
(四) 社会因素
1、 中心小学所在的区域虽是新丰镇的中心地带,但是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贫乏。尽管在传统节日上当地居民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但是平常日子居民把80%的时间都倾注在经商、工作等增加收入方面,居民平常的文化活动稀少。总的来说,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氛围并不浓厚;相比较而言,当地经商氛围显得更浓厚些。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家长们业余的文化生活意识显得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长们在孩子课外兴趣培养方面的意识也较为淡薄。因此,家长们会认为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培养他们的课外兴趣为时尚早。这也是家长没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孩子课外兴趣发展的另一因素。
2、 新丰镇虽是饶平县的经济强镇,但是当地的教师待遇都相对较低。这使到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不愿到这里任教,导致了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教师。
3、 尽管新丰镇是饶平县的经济强镇,但是当地经济水平在潮州市仍相对偏低。这对那些在学生课外兴趣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缺乏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加上绝大部分家长培养孩子课外兴趣意识淡薄导致兴趣班市场需求量少的原因;当地因而缺少兴趣班。当地虽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兴趣班,但对于一些有意培养孩子课外兴趣的家长来说,这些兴趣班不大合他们的理想。这些家长一来对辅导老师的资格水平有所顾虑,二来也顾及到辅导班的设备设施等硬件资源欠缺。为此,这些家长不愿送他们的孩子上这些兴趣班。结果,这些家长培养孩子课外兴趣的念头也就只好打消。兴趣班的缺乏也一定程度上地影响家长培养孩子课外兴趣的积极性。
五、 中心小学小学生课外兴趣培养状况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 政府方面
1、贯彻党中央先进性的教育理念。
“兴国教育”能否成功就在于是否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就是以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②。教育的本身不是为了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掌握知识的技巧,体验到知识的多姿多彩,让教育成为一种使人感觉到学能为傲,学且有用的东西。
2、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当地政府尽可能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通过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教师前往当地小学任教,鼓励当地的民间艺人开办兴趣班。
3、改善新丰镇文化风貌。
政府可以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当地的文化氛围,以此增加居民在孩子课外兴趣培养方面的意识。
(二) 学校方面
1、设立基金会,筹集资金。
学校可以利用侨乡的优势,设立基金会,筹集
办学的基金。利用资金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学设施,设立教学奖项;以此吸引教师前往学校任教,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2、开办兴趣班。
学校可以招聘专业性人员在假期时间为学生开设各种兴趣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
3、创造机会,激励学生。
学校尽可能在学生的课外兴趣上举行相关的比赛,激励学生在自身的课外兴趣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4、与周边高校建立联系。
学校可以与周边高校建立联系,让大学生在假期到学校支教,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加学生在课外兴趣方面的知识。
(三) 家长方面
1、加强联系沟通。
家长应当与学校领导、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课外兴趣的倾向。
2、营造开明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长应当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自主学习。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善于利用书籍、网络、电视获得自身课外兴趣方面的相关知识,懂得自主学习,培养自身的课外兴趣。
(四) 学生方面
1、多阅读,丰富知识面。
学生本身应懂得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身的课外兴趣,懂得在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书籍以获取相关知识。
2、与同学交流。
拥有相同课外兴趣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学生可主动向周围那些有某方面突出才艺的同学学习。
3、明确方向,持之以恒。
学生本身应知道在课外兴趣上适合从某一方面发展,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培养自身的课外兴趣。在课外兴趣学习上不要随大流,盲目跟从,缺乏恒心。
参考文献:
①② :2002.1《教育探索》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姜树卿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