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分享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分享

0

加入日期:2017-01-16 16:50:52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2016-2017秋《公益营销》教师分享


本次课程《公益营销》在于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有机茶凤凰单枞茶的营销活动,掌握公益服务理念、营销方法等相关内容。通过课程的实施,本人认为《公益营销》这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公益服务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受制于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该课程仍然存在不少不足。为了提高课程的成效,本人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益营销》课程进行改进与完善,提高课程的成效。

在理论课程内容方面,增加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教授。在以往的课程中,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理论知识内容侧重于茶叶知识以及市场调研知识,而通过后期的了解,不少学生希望能够在市场营销知识方面增进了解。为此,今后将加强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理论。课程教师在将在市场营销这一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以便能够为学生学习市场营销提供指导。

在实践服务方面,增加营销实践的次数。以往营销实践只有一次,另外三次为市场调研以及茶叶生产调研,这也无法满足学生对营销市场方面的需求,学生希望能够多参与营销实践。为此,今后课程会将营销的次数从1次增加到2次,满足学生的营销实践需求。同时,课程将引入学校创业企业的资源,让具有茶叶推广与营销经验的学生,对课程学生进行帮扶,引导他们有效开展茶叶营销。

在组织管理方面,加强与服务方的沟通与协调。本课程涉及的服务方较多,即有茶农,也有营销利润捐赠方。由于未能够有效的沟通,课程的运营效率有所下降。为此,今后将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协同,加强课程的组织管理。课程将加强与服务方在时间方面的沟通,避免时间进行更换,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足。

在学生指导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为了加强对学生指导,尤其是市场营销方面的指导,会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指导老师进行跟进指导。通过加强对小组的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掌握。

在公益捐赠方面,注重发挥捐赠资金的效用。以往对公益营销所得的金额的捐钱缺乏考虑。为了发挥捐赠金额的价值,今后可以带学生到捐赠所在地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以便资金能够合理使用。

在教师管理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课程教师之间将加强沟通,及时进行协调与沟通。课程组教师将不定期进行课程的研讨,讨论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并分享自己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经验。通过群策群力,为课程难题解决提供有效型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教育成效。

——罗列

作为本次公益课程的指导老师之一,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包括:1、茶叶产品的营养与安全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茶叶的种类、成分、营养价值、生产方式,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基础知识;2、指导所负责小组的学生进行项目设计,消费者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潮州凤凰有机茶生产基地参观、公益营销和茶农回访等实践活动。

本次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产品特征、产品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调查、产品营销、产品原材料生产现场情况和生产者相关状况等与生产、销售相关的多维度信息和知识,更让学生了解了商业与公益看似冲突,实则共生共赢的结合模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通过亲身参与,现场参观的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能够让学生直面和解决很多商业实战中的问题,启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区别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本次课程,我个人的感受是,销售不仅仅是一门商科系的学问,它应该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涉及的方面之广,销售的自信必须来自于对产品的完全了解,商业化与公益性兼容并蓄,其实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让金钱的铜臭味减轻不少。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强化远比单纯的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异想天开要有效得多。

——刘在军

这次是我第四次上公益课程,但却是四次中认识学生最少的一次,也是学生评分最低的一次。这不得不让我开始琢磨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以下便是我的反思:

1.随着课程的爆红,越来越多的学生来报名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学生数由原来的20人激增到了40人。在短暂的一个月时间里,要全面的照顾到40名学生,可能就需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有非常强烈的参与感。

2.要摈弃保姆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何知识,如果只是注重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知识,收获必定不会很多。多一点跟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整个课程的设计中来。

3.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更多的实际去掌握一种技能。我们的课程名叫《公益营销》,那么在课程结束后就得掌握营销的技能。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也不愿意去参与到实践中去。每次出去实践的时候都是躲在别的学生后面。对于这类学生,在下一次课程中一定要多给与一点关注。

以上是我反思,也是一点小小的感悟。像学生一样,我也希望自己每一次都能有所收获。也谢谢一起上课的同事们,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刘佳

在今年秋季学期的公益课,与其他三位老师以及40多名同学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了公益营销的这门课程的实践指导工作。

本次课程在罗列等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顺利开展,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响应活动很高,我们组织了2次上凤凰山的参观和调研活动,使得同学们能够走进自然,真正实现实地调研的目的,并从与茶农交流过程,亲身实地感受到茶叶生产的过程,在服务活动中实现公益,了解茶农与消费者的需求,更好的对茶农生产进行指导。而通过理论授课以及最后一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真正学到了营销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学会如何进行营销和推荐,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全方位的认识营销的概念。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相关问题,其一,如何更好的在课程中贯彻公益的理念,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应当运用公益的知识做好本次课程服务工作,只有更好了解生产者,消费的需求,才能够做好营销工作。其二,如何更好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活动参与度,作为指导老师,除了做好基本的指导工作之外,其他方面更应该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激发参与热情,主动承担活动策划与组织活动,才能真正让同学们参与到其中来,并满足同学们对课程的期望程度。其三,更好改进课程安排,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未来将尝试安排更多营销环节,在课程过程中穿插营销知识与技巧的讲授等,让课程安排更加合理科学。

  公益课程是一门不断改进,不断与同学们磨合,提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信通过同事和我的努力,能够让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得到更好的效果。

——张昕

 

 

 

上一篇:2016-2017秋《曙光义教服务学习课》教师分享
下一篇:2017-2018秋《关爱智障儿童》教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