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潮安县登塘镇扬美小学服务与研究总结
2010年7月8日至11日,在佟庆笑老师和李哲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二小组——七月花,以“七月扬美”为主题深入潮州市潮安县登塘镇扬美小学作潮州山区基础小学教育服务与研究。活动分为支教与调研两部分,全组14人分成两队开展活动,上午一组调研,二组支教,下午交替,晚上开总结会议。
在支教方面,我们将学生随机分为3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两位服务者担任班主任。采用小班教学模式,由服务成员设计课程及教案,为每个班级开设的课程包括:趣味英语、趣味数学、英文儿歌、礼仪、书法、戏剧、诗歌。自然课程等。此次支教正值暑假期间,而且服务者以灵活、轻松的教学方式,教与孩子们生活、艺术等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在调研方面,我们组以课题“潮州山区基础小学最短缺的教学资源探究及解决方案——以潮安县登塘镇扬美小学为例”展开。主要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对家长、村委、校长、老师进行采访调查。此次调研,对扬美小学的山区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指出了扬美小学最短缺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将有助于扬美小学有效地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扬美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贫困山区小学扬美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它的分析和探究无疑可以为其他山区小学提供参考,具有长远而广泛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一个参与和体验下乡生活的机会,是我们体会到了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并且在支教和调研过程中,我们得以真正致力公益,实现多元互惠、自我提升。
下面我们将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进行本次活动的总结:
一 经验
活动前期
1、提前安排任务。在出发前,安排好每个组员的工作任务。这样每个组员在出发前就能清楚自己的任务,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
2、人员之间分工恰当。在确定好小组组长后,马上为准备工作分配好组员。将组员分为两个小组,分头行动,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令组员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3、制定了详尽清晰的计划。经过两天的小组讨论,写好了具体的策划书,把每天的具体行程都安排好了。
4、物资准备齐全。根据计划安排,提前让组员将所需物资清单提交给物资负责人,包括生活用品,在出发前购买好所需物资,方便到时的教学和调研活动。
5、教案准备充分。到达目的地之前就确定了每个人要教的科目,安排好了课表,有利于每位组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教案,同时也可以提前完成购物清单,为购买物资做准备,使得后来的课堂顺利进行。
6、调研项目方面也做好了必要准备工作。在确定好调查主题后,我们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打印好。
活动中
1、及时了解实地情况并作必要的调整。到达学校后,马上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然后对课程进行调整。比如杨美小学有开设英语课程,却没有上英语课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而我们原来开设的英语课程比较难,于是对其进行了调整,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
2、以游戏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首次见面时,以团队游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与组员之间的配合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学生跟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从小学生回家与家长的欣喜交谈中就能见证此形式的有效性。
3、以送学生回家的方式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教师身份送学生回家,能减少组员与家长之间的陌生感和排斥感,与家长构建良好的交流界面,为之后的调研采访打下基础。而且,送孩子回家进一步加深了老师与学生的感情。
4、与学生有良好的交流。按照所拥有的信息,知道扬美小学有65左右的学生人数,计划将其随机分为三个班,进行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加了交流的机会。推行班主任制度。每个班设两位班主任,男女搭配,更容易管理。这样学生有问题可以有个可找的对象,也易于交流。由于我们就睡在教室里,每天学生都提前到校跟我们聊天交流,晚上也到学校找我们,这样我们就对学生加深了了解。
5、在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的形式非常重要。对于一些比较安静或者害羞的同学,可以用“集体带动个人”的方法,让他参与到课堂中。课前来个短短的热身活动或者游戏,还可以在教他们的时候适当的加一些互动,请一些同学上来回答或表演,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整堂课预期的效果。适时地问他们是否已经懂得教学的内容,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6、教学课程丰富多彩。主干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但一改以往的沉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非主干课程有音乐,舞蹈,手工,艺术,科普知识,百科常识,地理常识,戏剧,新诗,历史,礼仪等,都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也因此非常受欢迎,给学生带去了非常特别的新知识。
7、采访过程中要巧问和有目的性。在调研的时候问问题要有技巧,不可以平铺直叙,要视受访者态度而定,同时也明确自己想问什么。首先要表明身份,再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谈,不能太官腔,也不能引导家长回答。拉家常的方式能让家长侃侃而谈,提供许多我们需要的信息,甚至更多。采访的时候要入乡随俗,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调查方法,不可以贸贸然单独行动,要注意人身安全和礼仪。调查的时候尽量保持低调,否者会让村民误认为我们是什么调查机构而对我们产生警惕心。要顾虑周全,把握活动的关键,尽量把信息记录下来,保持客观,不加上个人情绪。
8、分工合作。上午一组调研,二组上课,下午反之。这样可以让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支教和调研里,也减轻成员负担。如果只是一味地调研,整天在外跑,会十分辛苦,教学课间和无课时可以稍微休息,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进度。
9、组员之间配合得很好。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也相互协助完成其他组员的工作。两组组员的合作,如二组调研前协助一组维持课堂纪律;同组组员的合作,如结伴外出采访,交谈记录等;一组与二组的交流,每晚的小组交流例会可以使两个小组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及时相互提出改进意见。
10、 规划合理,及时反馈。每天晚上召开分享反思会议,大家进行支教和调研经验分享与反思,为第二天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成员们也在分享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支教和调研的进一步深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做好了全部的计划,定期的开会以及随意的交谈,都使我们了解到我们活动的进展与方向。
11、 欢送会。每个班级各出一个节目,节目不重复,让学生参与到欢送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教师排演小品歌曲节目,也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赠给小朋友小礼物作纪念,举办欢送会,让孩子跟老师拍摄照片,这些细节的东西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欢送会举办的十分成功。
12、 我们组有个会本地语言的老师带队,减少了许多的语言障碍。例如老师会跟饭堂的阿伯沟通好吃饭的问题。
13、 活动过程做了详细记录。每个人每天会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记下,并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相机拍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示了最真实的活动写照。
14、 组员注重劳逸结合,团结一致,遇到问题,相信自己,同时相信自己的团队,有什么问题一起商议解决。
活动后
1、做好了善后工作。活动场所卫生等清理比较好,尽量恢复到活动前的样貌。
2、物品清点迅速,完成经费结算。及时讨论剩余资金和物资的处理。
3、安排好后续工作,规定完成时间。
二 教训
1、活动前没有实地考察,不了解实际情况。学生具体人数错误,导致礼品准备不足,而有些多余物资也带上了,增加负担。而且不知道学生学习情况,高估了学生水平。例如当地学生没有开设英语课,英语水平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想,导致原本准备的英语课无法按照计划进行,不得不改变方案。不了解当地学生上课时间,导致计划的上课时间比其迟,下课时间比其晚,不得不进行调整。
2、户外活动要控制好时间。因为有些孩子比较调皮,管纪律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同时会耽误时间,所以活动时间就必须很好地把握。这次我们的户外游戏,一个游戏拖的时间太长,结果只玩了两个游戏,而且感觉有点累赘。原来预备的游戏都没有玩上,还好这次收到了预期效果。
3、随机分班出现知识面、热情度参差不齐的情况、课堂纪律混乱等。一些班级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多,因而上课比较活跃,课堂纪律较好,上课比较轻松;而一些班低年级学生比较多,所以会有两级分化的情况出现。如有个班调皮的学生比较多,造成上课稍为困难的局面,课堂纪律较为混乱。令支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4、语言障碍。与当地采访者沟通不是很好,地方方言对不上,采访的时候做成一定的困难。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是小学程度,不会讲普通话或者普通话不好,采访的时候无法沟通,虽然家长都非常热情,但是我们错失了很多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
5、部分采访技巧掌握不够好,缺乏经验,不能如愿获得某些信息。在预约中,不宜提及“调研”“采访”等太正式的词语,不然会增强戒备。另外,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可以,尽量单独采访。如与村委会副主任的交谈,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没有消除其戒备心,导致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某些尴尬的局面而得不到全面的信息。采访家长时,由于采访技巧掌握得不好也导致了冷场的局面,若提问的时候加了一点引导性,不但会误导家长,得不到真实的信息,而且也会令家长有所嫌疑。另外,虽然说能够把所要的材料都记下来,但是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可能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没有问到,造成信息点一定程度上遗漏
6、队员缺乏全局观念,缺少一个具体的个人目标。很多队员对于自己的几天活动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除了按照课表以及小组出去调研外,对于其它时间没有适当利用,很少想过自己想得到什么(除了一些感情和经验外,更深层次的触动与想法等)。在出发前,应预留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要更全面更具体的去探讨每一个问题。
组员:
潘必志、吴东丽、张海波、陆雷珍、何坤杰、许为炳、邵雁茹
吴华勇、黄桂文、罗杏娟、黄楚莹、黄劲飞、赖海燕、梁 丹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