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风采

0

加入日期:2018-01-26 16:13:20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2017年秋季学期《“知潮行善”——中外学生文化交流营》课程风采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运用“服务学习”模式,引导汕大学生透过有计划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同时,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和整合思维能力的运用。为来汕的外国学生、在校的大学生、中学生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以学习和交流中外文化为主题,组织汕大本科生和外国学生,走进潮汕地区中学,举行素质拓展、展示及讲述自己国家的风俗、社会情况,加入团队合作的趣味比赛等活动。

本课程分为(1)理论知识讲授、团队拓展等技能训练,(2)公益服务实践,(3)分享、反思和评价三个阶段实施。课程主要内容为向中学生开展潮汕文化相关活动,内容包括潮语、潮剧、美食、文化、功夫茶等5个不同主题。

    参与本次课程的汕头大学师生共计42人,中学生共计280人。在理论课程阶段,邀请陈景熙老师给大学生讲授了潮汕人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增进了大学生,尤其是外地的学生对潮汕历史及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开展团队素质拓展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团队分工协作等能力。

二、课程活动内容

    在社会实践阶段,大学生走进中学课堂,分为5个小组为中学生讲授潮汕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了中学生理论水平,同时通过手绘涂鸦、茶话会、现场表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课堂生动趣味化、知识简单形象化,不仅深化了其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平台给中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image002.jpg

1:中学生的手绘潮剧面具

其次,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组织、协调、分工协作以及充分利用所学服务他人等,多次进行方案的修改及完善,深化了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思维能力的运用。再次,在服务过程中,使大学生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乐趣与成就感,提升了大学生的公益奉献精神和人生使命感、责任感,让更多大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通过互动交流、团队合作等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习俗,掌握与其他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

在分享反思阶段,师生们做了精彩的课程分享以及深刻的总结。分享过程中,各小组将将本次课程的总结及精彩瞬间制成PPT,向其他小组同学展示和分享,学习其他小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在同学们的总结反思中可以看出,此次公益课程不仅让学生本身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潮汕文化的宣传及保护,也让学生们有了关于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进一步的保护传统文化,也将是学生们以后会继续考虑的问题。

 

image004.jpg

2:学生总结反思节选

三、课程收获成果

本次课程的理论讲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潮汕文化”的理解;在社会实践中,既使得大学生提高了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懂得运用所学服务他人、体会到奉献的成就,同时也使得广大的中学生受益。


image006.jpg

image008.jpg

3:中学生送给大学生的欢迎贺卡

 

image010.jpg

4:活动方案分享

image012.jpg

5:大学生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馆

上一篇:2017年秋季学期《关爱智障儿童》课程风采
下一篇:四月的公益风,吹进聿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