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教学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结果,我校推荐的“善用社会大课堂,巧手仁心育英才:以劳动教育赋能‘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由姜虹教授主持,蔡映辉、刘祥玲、黄静霞、孙泽伟、成海鹰、姚溱、凌学敏、黄博津、卓燕淳等教师共同组织开展的“善用社会大课堂,巧手仁心育英才:以劳动教育赋能‘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项目,基于我校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创新实施模式道路:以打造汕头大学的奉献文化为主要目标愿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为内涵愿景,以理论与时间相结合为工作远景,形成以“仁心慧脑巧手善行”为通用目标的“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在服务性劳动的过程中近距离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生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同向同行,并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为了表彰在教育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激励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而设立的最高荣誉,获奖成果反映了特定时期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实践和最高水准。据统计,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共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善用社会大课堂,巧手仁心育英才:以劳动教育赋能‘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项目在获得2022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的基础上,经过材料审核、专家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在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度认可。
今后,学校将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将劳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做出贡献。(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