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教育先行———“绿芽行动”环保宣教公益课程开展宣教公益实践活动
近期,汕头大学 “绿芽行动”环保宣教公益课程圆满完成了第十六期以环保为主题的宣教公益实践活动,共计32学时的公益实践环节。本期课程首次采用“课堂+社区+调研”的服务模式,将宣教地点由封闭的教室延伸到开放的社区,将宣教对象由单一的中小学生扩大为多样的社区居民,将宣教形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为互动式的“服务一条街”活动和系统深入的调研活动,使宣教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宣教形式更生动活泼、受众更广,对环保问题的认识更具体、更全面、更深入。
课程组由蓝娜和刘在军两位指导老师、两名助教、40名学员和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绿丝带”服务学习环保义工队的部分成员组成。经过前期的系统理论学习后,课程组在龙湖区金珠社区和私立广厦学校东墩校区开展了4次宣教活动,共计4班次、24课时,教授185名中小学生。宣教主题包括:垃圾分类与回收再利用、大气污染、全球变暖、低碳生活、红树林的保护等。通过专题的理论知识讲解、抢答、小游戏、小手工、小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和关注相关的环境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自觉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课程组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深入金珠和玉湖两个社区和东墩街道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主题调研,了解和分析所在社区居民生活垃圾主要类型、居民卫生和生活垃圾投放习惯、居民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意识、主要的环境问题和形成原因等,累计完成不同类型调查问卷11份。使课程学员有效地锻炼了社会调查和研究分析能力,增进对服务地相关环保问题的系统了解,为宣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量的数据,指明了方向。
11月10日下午,课程组联合龙湖区金霞街道在合胜百货门前广场开展“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的环保主题服务一条街活动。活动分为“垃圾大归类”、“变废为宝”、“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拼图”、“环保主题采访”、“环保主题打卡留影”、“环保科普知识宣展等。内容包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节约粮食、白色污染、全球变暖、低碳生活等环保热点。本次活动有效促进参与市民对垃圾分类和相关环保知识的了解,引导市民厉行“节俭之风”、践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提供市民表达对环保看法的平台,并邀请市民一起为环保行动打卡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市民们络绎不绝。
本期课程也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肯定,他们不仅收获了服务他人的快乐、对环保知识的深入了解,也收获了服务他人的能力。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孙冰冰学员说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服务一条街’活动过程中,虽然准备工作任务很繁重,但是每个人都很尽心尽力,也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果。我也更加明白了公益的意义,公益不只是奉献,更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机会”。
文 刘在军 图 “绿芽行动”公益课程宣传组(校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