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报道

0

加入日期:2017-11-02 12:55:40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环保骑行探秘红树林 教学模式锐意创新——“走向海洋”课程组赴牛田洋实地考察红树林


   1028日,汕头大学走向海洋课程组普通班的师生们协同生物专业的10位同学,以环保骑行的方式来到了位于汕头市西郊的牛田洋的红树林生长区进行考察及现场教学。此行旨在结合理论与实践,探索生长在牛田洋的红树林,从而增加同学们对红树林基本知识的了解,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汕头红树林的现状,增强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上午9点,课程组全体师生在真理钟集合并展开了团队活动。其目的是让课程组的学生们更加了解彼此,促进团队间的合作,为下午的环保骑行与红树林考察做准备。通过抢数字、数字极限、八十一宫格等团队游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团队里每个人的能力,进而通过团队内的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发挥团队内每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

下午130分,课程组的全体师生和生物专业的同学在校训碑集合并开始了环保骑行考察牛田洋红树林的旅途。骑行途中,太阳渐猛,路面不平,风尘颇多为此次的环保骑行增添了不少难度,然而同学们的热情并未因此而降低,反而更加期待着近距离考察红树林。

经过将近1个小时的骑行,队伍一行人抵达牛田洋红树林。同学们站在大堤上一边观察着远处的红树林,一边听指导老师孙泽伟讲起牛田洋的历史以及红树林的作用。原来牛田洋以前的红树林数量并非像如今这么少,但是由于填海等人为原因的破坏,红树林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数量锐减,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汕头牛田洋的红树林由顶峰的八千多亩锐减到现在的十几亩,这让我感到很震撼也很心疼,我想应该也有很多的人为此感到心疼吧!”郭志辉同学感叹道。历史与现状的对比,是触目惊心的,历史可以感怀,可以悲叹,也可以吸取教训。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得到当地一家渔民的同意后,课程组同学们穿过渔民的家后面的芦苇荡走近红树林,对红树林有了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与考察。孙泽伟老师为大家讲授了红树林特点、生态适应性以及繁殖特性等丰富的知识。原来红树繁殖后代的方式很特别,当红树果实成熟后,不会脱离母树,而是在果实中萌发,一直到种子长出嫩绿的枝芽,才离开母树,一头扎到泥土中,只要在几小时内就能长出根,红树还有一些与其他植物不一样的地方,有些红树的根是往地面上生长的,形成很大范围的呼吸根。这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这也是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

这一次的环保骑行与红树林探秘让不少同学都有很深的感触。课程组的陈振生说道:“一直听说汕头大学的公益课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我对这种学习方式已经期待已久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这是一种很新颖的学习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得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更好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记住学到的知识,而且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希望汕大能将这种学习模式一直进行下去,也希望全中国的大学能将开展这种学习模式,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近年来,“走向海洋”课程组以环保公益活动形式结合亲身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海洋环境状况,课程不断汇入的新鲜元素,创新理念让课堂异彩纷呈,得到越来越多同学们的喜爱。

“走向海洋”课程组

 

 

 

 

 

 

 

 

上一篇:坚守公益心 守护蔚蓝海--汕头大学携手中海度假村举办“海洋生态保护”主题宣教行动
下一篇:水上安全知识大讲堂走进市乐业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