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是怀着一颗热诚的心,传递温暖与感动;摄影,是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的风景,抓住每一个感人瞬间。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传播有意义的内容,这便是把公益与摄影结合起来的效果。
在汕头,有这样一群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他们背着相机走进山区和古村,给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为山区孩子拍下童年第一张相片,他们希望用镜头呼唤社会的公益之心。他们是汕头大学公益摄影课程的同学们。2013年3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公益摄影课,除了讲解公益和摄影的理论知识外,还走到户外进行公益实践,在提高学生摄影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年轻人对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的关心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策划、执行公益项目的知识和能力。
光影童行动
为困难儿童拍张照
凌学敏老师是汕大公益摄影课程的指导老师,2012年他在一次参加潮南区雷岭镇的公益行动中得知,该镇霞厝村霞厝小学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且他们中许多孩子从小到大还没有照过相。这让身为摄影师的凌老师非常牵挂,为此他和学生们决定策划一起公益摄影行动,帮这些农村孩子留住童年的记忆。他们在学校里开展募集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积极响应。2012年5月,凌老师和学生们长途跋涉来到霞厝小学,为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每人拍摄一张单人照,并精心制作成相册送给他们,孩子们看着照片里的自己,好奇又开心。
这次雷岭之行公益摄影让同学们深受感动,他们的爱心和公益精神被激发,“希望能够用摄影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困难儿童”,与此同时,凌老师也积极向学校申请开设公益摄影课程。2013年春季公益摄影课程正式开课,并开展“光影童行动”公益活动,先后到市存心特殊学校和南澳县南澳小学开展公益实践,记录下他们珍贵的童年瞬间。这些公益摄影活动,让同学们对公益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局限在捐赠上,每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同样也是公益”。
乡土潮汕百村行
关注和保护古村落
潮汕历史文化渊深而独特,在这种文化的孕育下催生的一座座潮汕古村落,不仅是潮汕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国乡土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岁月变迁,这些古村落逐渐萧条颓败,面临着无人问津甚至即将消失的窘境。为了展现潮汕古村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信息,唤起人们对古村落的关注和保护,同时也为了突出公益摄影的价值,2014年夏季,汕大公益摄影课开始着力进行“乡土潮汕百村行”公益摄影项目,计划用十年的时间走访潮汕地区各个古村落。
“影像的价值就在于记录,乡土潮汕百村行的公益性时间越久就越凸显,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古村落也许会消失不在”, 百村行公益摄影项目发起人凌学敏老师说,“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要持续十年之久。”作为一门必修公益课程,百村行公益摄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学生参加。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也非常重视这个公益项目,今年还特别邀请该院经济学博士、曾在香港从事过乡村文化调研活动的赖明明老师参加,指导同学们对公益项目进行调研、策划和执行。“我们希望通过摄影的方式唤起更多年轻人对身边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到这是我们的根,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白净告诉记者,“乡土潮汕百村行”公益摄影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学到了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学会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每一期的课程结束后,他们都通过摄影展、电子报、在媒体上发表等方式来向社会展示实践成果,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潮汕古村落。今年暑假,他们将邀请6名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加入,走进沟南许地、南澳岛、潮州象埔寨和孚中村,一起感受潮汕古村落的魅力。
暖巢计划
关爱古村落空巢老人
从2014年7月到现在,“乡土潮汕百村行”公益摄影项目已经走访了汕头市平湖新村、达濠古城、马滘古盐栈遗址、前美古村以及潮州市龙湖古寨、揭阳市石牌村等10个古村落。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古村落里的空巢老人问题亟待社会关注。他们不仅面临精神上的孤独,而且还遭遇生活上的困难。为了帮助这些空巢老人,学生们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策划了一起“关爱潮汕古村落空巢老人”的公益项目,取名“暖巢计划”,自2014年11月份开始,该计划与“乡土潮汕百村行”公益摄影同步进行。
“暖巢计划”主要从三个方面关爱这些空巢老人,分别是“暖巢镜头”、“暖巢诉说”和“暖巢行动”。据同学们介绍,很多古村落的老人都没有跟家人合影过,甚至跟老伴儿连一张合照都没有,他们看见同学们在拍照,便拉着孙子、孙女一起端端正正地坐着。因此,同学们便为有需要的老人合影,并在冲洗后送给他们留做纪念。拍照之余,同学们还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诉说自己的故事。此外,对于一些有困难的老人,同学们还计划开展义诊、按摩、捐赠等爱心活动。“跟城镇里的老人相比,古村落的空巢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希望通过我们的方式能让他们找到温暖”,广告学专业学生郑少萍说。据了解,他们还在策划其它的关爱方式,如带领古村落老人参观城市、让老人跟子女团聚等。
用镜头记录生活
在实践中学会奉献和担当
公益摄影课程是汕头大学众多公益课程中的一门。据汕头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蔡映辉博士介绍,汕大于2010年6月开设公益课程,是内地首个开设公益课程的高校,并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选修,目前共有包括公益摄影、走向海洋、曙光助学、“三下乡”等在内的40多门公益课程。“我们希望以此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并在服务过程中去学习”,蔡处长告诉记者,她表示“很多学生在完成这门课程之后都表示收获的远不止一门学分这么简单,而是一次成长和历练”。 本报记者 张艳红
来源:http://www.step.com.cn/html/2015-06/17/content_635001.htm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