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汕头大学“走向海洋”公益课程首次走出汕头市、走进广东省最东部的边陲小镇——潮州市饶平县大埕镇,携手鸿程中学的师生开展“海洋国土及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宣教行动,共同唱响保卫蓝色家园进行曲。
17日一早,公益课程的师生们一行38人出发前往本次宣教的目的地——饶平县鸿程中学。上午抵达之后同学们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宣教活动的启动仪式于当天下午两点正式开始,鸿程中学的2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在启动仪式上,课程指导老师孙泽伟副教授关于国内外公民海洋保护意识差别的演讲拉开了本次宣教的序幕。
参与活动的中学生按照每班50人分成四个班,各班的活动形式各异,各自精彩。中学生们由“小老师”——公益课程的同学带到各自班级开展海洋知识宣教活动。一阵热烈的掌声把记者吸引到了其中的一个班级,授课开始,一堂关于“海洋濒危动植物”、“重新认识鲨鱼”的理论课讲授,让中学生们深入地了解目前我国海洋濒危动植物的现状以及对鲨鱼和鱼翅的重新认识。接下来的知识竞赛游戏环节,“小老师”们寓教于乐,在知识竞猜的轻松气氛中,中学生们能够逐渐认识到海洋和濒危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而中学生们的踊跃发言和高答对率也证明了汕大同学们的宣教活动已经初见成效。
第二天凌晨5点,同学们陆陆续续钻出帐篷,走向大埕海边,开始体验本次宣教活动最令人难忘的“大埕拉网”捕鱼活动。长期在海边工作的孙泽伟老师介绍:“大埕拉网是潮汕地区渔民传统的捕鱼作业,是一种古老朴素的捕鱼方式,是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的经典画面”。夏季的天亮得很快,一眨眼功夫,天边的云朵后面已经投射出太阳的光芒,月亮仍高挂天上,启明星也还在东方的天边闪烁;海滩上一派沸腾的景象,一群群的渔民聚在一起使劲地拉着渔网,每组约20到30人,分守在渔网的两头使劲将远方拢鱼的渔网拉回到岸边来;收网时,人声鼎沸、小狗欢腾、鱼儿扑网、海鸟也在网沿盘旋,伺机分一杯羹,一幅人与海洋共同描绘的美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大家流连忘返。
在老师的叫唤声中,同学们意犹未尽回到驻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宣教活动。18日的课程除了继续以海洋知识讲授为主外,还应鸿程中学校方要求,增加了“潮汐规律及游泳安全教育”、“CPR心肺复苏术”等学习内容,同学们还组织中学生观看纪录片《海豚湾》。据了解,这里曾经发生不少学生游泳溺水导致死亡的事件,“小老师”们希望当地中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掌握潮汐规律和急救知识,特别是能够熟悉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懂得自救、救人,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纪录片《海豚湾》的欣赏,通过一个个让人震惊画面的刺激,让中学生切身感受掠走并捕杀海豚的残忍行为对这种生物的危害,以及对海洋生态的整体影响,由此启发他们树立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
两天的宣教活动结束后,中学生们写下了自己对保护海洋新的认识,也很感谢“小老师”们给他们带去的关于海洋保护的知识。“我对这次海洋教育活动非常感兴趣,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很多,我以后会善待海洋,拥抱海洋。”一名中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这样写道。也有中学生向公益课程提出了改进意见:“我觉得这次的活动组织的很好,很有创意,但是我觉得如果有亲身实践可能会更好,这样能让人记忆深刻”;同学们的建议是“走向海洋”继续努力的动力,课程也将继续改进宣教活动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走向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继续深入到更多人心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在中学生心中种下的海洋保护意识的种子才刚刚萌芽,这次宣教活动让中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海洋所面临的威胁,让他们懂得保护海洋,需要每个人携起手来,集结所有力量,共守蓝色家园!
汕头大学《走向海洋》公益课程组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