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文周晓梅:“一开始报名参加这个活动,还以为会延续以往公益活动的风格——轻松、温馨、快乐。天真地以为凭借三年来在多个公益活动中学到的经验,应付这次活动绰绰有余。然而,这次夏令营却成为我大学以来最痛苦最漫长的一场煎熬。从20:00开始持续到深夜的会议,四周叫嚣的质疑声,反复修改的活动方案,层出不穷的突发情况……要把一张空白的纸,涂抹成时间跨度为4天3夜的活动方案,……一切看似熟悉,却全然陌生,陌生的组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组员,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去独当一面。因为,作为组长,组员都根据我的指示行动,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那段日子,营长位置仍旧空缺,老师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我必须学着去考虑整个大局和所有的细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1化学刘付诗静:我们一直在探讨夏令营的意义,我不敢说我完全理解,但至少我能肯定,在这几天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是快乐的,都进步了。可能是夏令营的时间有限,有时候对小伙伴们的关注、引导几天起不到成效,我们志愿者自己就会着急,甚至怀疑。跳出那个环境,我现在才真切地意识到,甚至对于他们的中学生时代,短短的4天确实是微不足道的。要彻底去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方向、价值观、小到生活习惯都是不易的。跟小伙伴们讲1000句道理,可能真正打动他们并让他们记住的只有一句。然而,我们就是为这一句而努力。这一句话的道理,是撒播在他们内心的小小种子,总有生根发芽的一天。这不就是该课程原本倡导的方向吗?学习、服务。这样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微小却无时无刻不在。”
中学生:
张钢楠(金禧中学)
“尤其,经过这几天对汕大的了解,改变了我原来想到外地读大学的看法,如果我有幸考上汕大还放弃这个机会到外地读书的话,我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优质的资源?”“谢谢汕大和至诚,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交流平台。这里,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也是人生课堂,我们学到了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东西,我们更加自主更加自立。坦诚待人,处处礼敬,为人谦虚,与人和谐。在至诚书院这段难忘而珍贵的经历,愿我一生受益无穷!”蔡子陆(华侨中学)
原本对汕头大学就有一些了解,自己也把高考的目标定在汕大。在汕大的几天,让我对汕大的各个学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到了至诚的这这些日子,我懂得了汕大人在住宿学院制上的创新和“常青藤”的公益之心。与汕大学子共住的这段日子,让我知道了李嘉诚先生“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精神在汕大学子身上的体现。带着对汕大的憧憬,在至诚这几天的活动中能够将活动的一些精神、内容运用到我们中学的活动中去。在汕大几天的每个晚上都会尽量挤一些时间去总结当天所进行的活动和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汕大的师兄师姐为我们精心策划的各活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
马丹莉(汕头二中)
前前后后共五天的时间,我们一直住在至诚,感受着至诚的点点滴滴,接受着至诚人的熏陶。第一次认识至诚,是在去年的开放日,当时只是觉得,至诚就是一座豪华一点的宿舍楼,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这几天,住进至诚,感受着至诚的呼吸,才领悟到那些至诚以外的人感受不到的东西。从第一认识到亲身体验至诚,是质的变化。我这里所说的至诚,不仅仅指书院,更指那里的气氛、人、事、物等等。也许,我比别人多了一小段不一样的回忆,那是属于我和至诚的。
黄艺彬(揭阳二中)
“待人不诚、不敬、不谦,处事不和,自然万事不顺,沦为无志无识无恒无为之人;将建立自我作为最终目标,背离追求无我,无疑被困于自私、贪婪的良心与他人的谴责中,在爱恨、悲乐的纷争中挣扎,孤寡无助,惶恐迷茫。而当他以为得到了只属于自己的胜利之时,也即他步入心灵的地狱之日。”
Copyrightseo © 2015 gykc.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