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风采

0

加入日期:2017-05-27 08:19:05      访问人数:

热门点击数

《善用新媒体——小记者展翼实践》课程风采



1.课程概况

2017年春季学期,汕头大学推出一门新的公益课程《善用新媒体——小记者展翼实践》,首次尝试让大学生与初中生同席听课,之后结伴外出采访,完成不拘一格的报道。其中的20名“小记者”来自聿怀初级中学。在六周的课程里,他们和汕大的哥哥姐姐们一道,从汕头大学起步,前往蓬洲古村、桑浦山、小公园、牛田洋等地,发现和记录汕头的历史人文故事。

5.桑浦山

(小记者攀登桑浦山,并用相机记录)

老师分六次逐步传授新媒体传播理念和新闻采写的要领,包括新媒体的理念与应用、采访与写作的要领、视频拍摄与直播的技法、社区新闻的理念与范例等。

讲授内容之后,老师就会给学生一个相应的任务(比如完成一篇图文兼备的报道、拍摄一段视频、做一场直播),来应用课堂所学。随后的课上,老师会点评学生完成的作品,帮助他们看到长处和不足,以及意识到改进的方向。由此,理论传授与学生的动手实践紧密结合,以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能力。

6.公益课大合照

(小记者展翼公益课,师生大合照)

2.师生感言

①任课教师樊林君:“行走潮汕大地,传递文明之光。”是我开设这门公益课程的愿景。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门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自己也收获很多,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自己对潮汕的理解也变得深入。

4.樊老师在与聿怀的小记者交流

(樊老师在课上与聿怀中学的小记者交流)

②聿怀初中老师郑巽:真心感谢汕大新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让我们在校园新媒体运营上多了很多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在采访思路、细节挖掘等方面,让我们真正开阔了视野。其实不只是学生受益,老师也受益。这次公益课在形式上,让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交流分享有机融合,这在授课方法上给了我们中学老师很好的启发和示范。

 

③聿怀学子郑一仰:我认为这次课程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原有的新闻课程中加入了一些元素,制作新闻的角度多样化了,渠道更多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让我蜕变了,我很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我以前十分怕被人采访或采访别人,现在我已经自如地接受这些采访了。

 

④汕大学子张钰彬:运用所学知识,我创立了公众号并且成功运营,公益课结束了,公益却没有停止,公益还在路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尽我所能感染身边的人,传播有用的文字,有力的观点,有温度的报道,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⑤汕大学子陈泽虹:在本次课程中,作为一个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尝试了许多新的事情,如采访、排版、寻求问题等。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更高的观察力,新媒体传播有价值的东西,故需要我们自身不断挖掘发现某个事物的闪光点。我在本课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组员之间的想法碰撞出更多的角度。

 

⑥汕大学子冯柏津: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公益课,我们汕大的学生们与聿怀中学的学生们一起合作,采访,拍摄,展示,这不仅考验我们的交往能力,还考验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但是,聿怀的弟弟妹妹们反而用他们的天真烂漫感染我们,我们在无意中变得放松,不再紧张。

 

3.课程剪影

从汕头大学出发,汕大学子与20名来自聿怀的小记者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在六周的时间里,他们一起走过蓬洲古村、桑浦山、聿怀初级中学、小公园、牛田洋等地,发现和记录汕头的历史人文故事。他们的作品越来越成熟、采访越来越专业、成长得越来越快……

2.在蓬洲村的祠堂采访当地村民

(小记者在蓬洲村祠堂采访村民)

3.开埠博物馆

(同学们在开埠博物馆采访)

学生在聿怀初级中学教室内

(同学们一起在聿怀中学教室上课)

 

 

 

 

上一篇:汕头大学携手中海度假村举办“海洋生态保护”主题宣教行动
下一篇:当公益遇见营销——《公益营销》课程实践